找到相关内容386篇,用时3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五重唯识观

    ,名法空观。  唯识观中,寻思智观所取空,伏除实我实法;如实智观能取空,唯伏除实法。这表明寻思如实智通生法二空,故知唯识观通生法二空观。  唯识宗本意为断法执,得佛种智,主要说法空观。然悟深浅入,...因为:“无始来执我法为有,拨事理为空,故此观中遣者,空观对破有执,存者有观对遣空执”。於异生起空有二执,方以有空来遣空有,不落有和空的二执,则空和有也是不立的。有和空是相待而成的,如果打破了有和空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3647057.html
  • 释“金刚般若波罗蜜经”经题

    空无我慧为方便。这观慧,或名正见,或名正观,或名正思惟,或名毗钵舍那,或名般若。从有漏的闻思修慧,引发能所不二的般若,才能离烦恼而得解脱。解脱道的观慧,唯一是空无我慧,所以说:“离三解脱门,无道无...世间“般若”的名义所能恰当,但又不能不安立名言以化导众生。从观慧为方便而可能到达如实证知的意义说,还是采用“般若”一名。不过,虽称之为般若,而到底不很完备的,所以《智论》说:“般若定实相,智慧浅薄,...

    释印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2150188.html
  • 浅谈佛教戒律的道德思想

    ,修善德功能与止恶防非同等重要。而且从根本上来说,修善进德才是道德修养的目的,因而也是戒律的根本目的。如《万善同归集》中所说:“夫戒为万善之基,出户,若无此戒,诸善功德,皆不得生。”   说到底,...

    释法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3250790.html
  • 关于迦叶与须菩提乞食的不同

    专向贫里行乞。   如若富贵乞食,有名利之嫌,所以舍 富向贫。   所以针对迦叶的乞食"有是慈悲,而舍富从贫,意将何在耶?"因而"从舍之主,毕竟,故讥其不普诲以平等。"于是,维摩诘指出了四种"乞食...不用"显示了不二法门的圆融真理。   最后佛法的落脚处是"不可言说的法",从而体现了佛法的玄奥。这是因为是真法者,不执语言文字,言说而达无言。凡有言说者,则落于两边,如言此是,有彼非;有肯定有否...

    刘元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4650830.html
  • 略言女性做人修行(1)

    贤妻贤母矣。有贤妻贤母.则其夫其子女之不贤者.盖亦鲜矣。《与聂云台居士书》 故曰,天下不治,匹夫有责。而人之初生,资于母者独厚,故须有贤母方有贤人。而贤母从贤女始。是以欲天下太平,教儿女始...福祥俱集。岂但汝自己有光荣.人亦当汝而敬及汝之生身父母。谓某人有家教.故其女从小即皈依佛法.吃素念佛.今如是如是之好。岂但父母有光荣.并所皈依之师,亦有光荣。若不贤孝,则汝为人所恶,尚是小事。人谓汝...

    印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1552141.html
  • 法尊法师论归依

    正行。一、皈依后常亲近善知识,师长渐次指导方能有进益故。二、依师愿为学法,故常常常听闻正法,要闻法,乃能了知何者应断。何者应修,断修关要,非自臆度后能了知故。三、闻正法已,应自审谛如理思维,...马,更不是何种有力的真神度回天国,实是随各人业力的善恶,流转六道而已。这样认识,已超过了无因和邪因的恶见了,知善恶业果之决定,又知业果通于三世非局一生,于是要求皈依三宝,希求超诸恶道,常生善趣。依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31253880.html
  • 略说种子

    引因内种,熏习生长亲能生果是因缘性。外种熏习或有或无。为增上缘办所生果。以内种为彼因缘。是共相种所生果故”(CBETA, T31, no. 1585, p. 9, b7-c5)   复次依五位...起。谓无始来数数现行熏习而有。世尊依此说有情心染净诸法所熏习故无量种子之所积集。诸论亦说染净种子染净法熏习故生。此即名为习所成种。若唯本有转识不应与阿赖耶为因缘性。”(CBETA, T31, no.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01554260.html
  • 我论因说因

    是佛法的基本观念,也就依此对治无因或邪因论。如见一果树,即知种子、肥料、水分、温度等种种关系,此树才能长成开花结果,决不是从空而生,也不是从别的草木金石生。不从无因生,不从邪因生,这即是因缘生。...三种来说:  一、宿作论,也可名为定命论。他们也说由于过去的业力,感得今生的果报。但以为世间的一切,无不由生前业力招感的,对于现生的行为价值,也即是现生的因缘,完全抹煞了。若真的世间一切现象,都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51756984.html
  • 大悲咒的由来

    间断.大悲威神之力.亦无有不感应者.   凡持诵是咒者.当悟经中所云.广宣流布.莫令断绝二句.或印施.或抄写.或口授.务令此咒普为流传.辗转济度.功德无量.   持此神妙大陀罗尼之人.夙世已曾...圆满无碍大悲陀罗尼】,并且对他说:“善男子!汝当持此心咒,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。”据经的记载:当时观世音普萨听了此咒后,即初地证至第八地(不动地)。于是发出誓愿说:“设我当来之世能利乐一切众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51157597.html
  • 学术兴盛与方法创新——论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问题

    一方面倡导“学无中西新旧”的“能动化合”说;认为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交汇融合、共摄互进是人类文化的必然趋势,也是中国学术创新发展的之途。可见,王国维“学无中西新旧”的博洽态度、“求实”“会通”的治学...演变为“凡古真,凡汉皆好”[1]似的武断和教条。所以秦汉以来,儒学独尊,独断盛行,萌芽于先秦的诸多科学方法如墨家的方法相继淹没;更兼以学术外部环境的恶劣和内部门户之争的剧烈,使得本来正当的学术研究走上...

    薛 其 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23659870.html